平潭春光正好,一起趣研學
2025-03-25 09:18:58 來源:平潭網 作者:馮榮體驗鳥語花香的春日自然研學、探索神奇奧秘的海洋科普主題研學、感受帶著泥土芬芳的勞作研學……三月以來,平潭各學校組織一場場關于自然、海洋與勞動的特色研學活動,讓學生們在研學體驗中,感受自然、理解自然、熱愛自然,在探索中激發(fā)創(chuàng)新思維,快樂成長。
平潭第二實驗小學學生體驗傳統(tǒng)耕地。
春天里的特色研學游,究竟藏著多少精彩與驚喜?本周,跟隨記者的鏡頭,一起走進研學活動現(xiàn)場,感受孩子們的歡樂。
平潭如意幼兒園幼兒展示水母燈。
自然研學 感受春日踏青的快樂
“老師,向日葵像小太陽一樣亮閃閃!”“還有那黃色的三色堇,長得像蝴蝶!”……連日來,平潭實驗幼兒園組織446名幼兒開啟了一場場充滿童趣的春日探索之旅。幼兒們用稚嫩的語言描述眼中的春天,歡聲笑語在花田間回蕩。
平潭實驗幼兒園幼兒展示油菜花。
來到花田主“美好姑姑”的花田,金盞菊、波斯菊、三色堇等鮮花在風中搖曳,色彩繽紛的花田宛如鋪展在田野上的彩色畫布。這片獨特的風景,是由熱愛自然、崇尚自然教育的平潭女性陳娟梅精心打造的。因為網名叫“美好”,她被大家親切地稱為“美好姑姑”?,F(xiàn)場,美好姑姑帶著中班幼兒觀察花朵的生長狀態(tài),細嗅著春天的芬芳。
花田一頭,一場創(chuàng)意插花活動正在進行。在教師引導下,幼兒化身“小小插花師”,將小心采摘的鮮花錯落有致地插入編織籃中,不一會兒,一個個漂亮的花盒就誕生了。從賞花、插花的親身體驗,到聆聽花朵生長過程的科普講解,幼兒們收獲滿滿。
“這是我親手做的花盒,我要把這個禮物送給最美的媽媽?!敝幸话嘤變号吮蝣┳院赖卣f。
回到幼兒園,中班教師和幼兒一起將采摘來的50多支向日葵養(yǎng)在花瓶里,把班級裝點得春意盎然。
“一顆草莓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成熟?”“油菜花形態(tài)特征是什么,有哪些實用價值?”帶著這些問題,大班幼兒在教師和家長陪同下,前往平潭先建村打卡。
在先建村,只見油菜花田金浪翻滾,美不勝收。大家一邊走一邊觀賞,耗時一個多小時,完成了近五里的徒步路程。
大一班幼兒莊佳涵表現(xiàn)出色,獲得了“哪吒”勛章、獎狀和獎牌。“和媽媽一起徒步好開心,我們呼吸著大自然新鮮空氣,還鍛煉了身體,走到終點的那一刻,感覺很自豪,希望明年的春天再來玩?!鼻f佳涵說。
“園所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組織了形式多樣的研學活動,讓他們與自然親密互動,收獲生命成長的力量,萌生對大自然的熱愛?!逼教秾嶒炗變簣@黨支部書記林細珠說,下一步,還將組織更多特色有趣的研學活動,讓孩子們走出校門,拓寬視野,感受研學的魅力。
海洋研學 種一個蔚藍色的夢
“神奇的海底世界,我們來啦!”“參加海洋研學活動,太長見識了。”……3月20日至21日,平潭富春城幼兒園、平潭如意幼兒園、平潭敖東中心幼兒園等10所幼兒園來到平潭國際演藝中心、中國水下考古·平潭展示體驗館等地,開啟海洋研學日主題研學之旅。近2000名幼兒和家長一起探索藍色大海的奧秘,感受平潭海洋文化魅力。
平潭國際演藝中心,人頭攢動。制作海洋主題手工作品,聆聽海豚、藍鯨等海洋生物的聲音,觀看兒童劇《海底兩萬里:與鸚鵡螺號同行》……在一項項沉浸式的體驗項目中,幼兒們探秘神奇的海底世界。
“今天太開心了,看到了五彩斑斕的珊瑚礁、神秘的海底洞穴和壯觀的海底火山等影像模型,還坐上潛水艇模型,好玩又長知識,希望下次有機會再來體驗!”平潭敖東中心幼兒園大三班幼兒薛舒婭高興地說。
“這尊清康熙清水梅紋鳳尾尊是這里的‘鎮(zhèn)館之寶’,出水自‘碗礁一號’沉船……”在中國水下考古·平潭展示體驗館,工作人員帶著幼兒參觀這里展示的水下考古文物,并體驗觸屏互動、投影互動、VR眼鏡等。
“這里真是開展海洋研學的好課堂。”家長林女士帶著孩子一起觀看了解平潭海域水下考古成果,她說:“通過這趟研學之旅,讓我們更加了解平潭,愛上家鄉(xiāng)?!?/p>
活動后,不少學校還將研學內容延續(xù)到課堂。平潭敖東中心幼兒園組織幼兒用繪畫形式記錄研學所見所聞?!巴ㄟ^這樣的方式,讓孩子們加深對研學內容的認識,在他們心中種下一個蔚藍色的夢。”平潭敖東中心幼兒園保教主任林秀秀說。
“海底世界是幼兒特別向往、好奇和想要探究的領域。在這次活動中,孩子們都表現(xiàn)得特別興奮,極大地激發(fā)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。下一步,我們將把研學主題內容延續(xù)至園本課題研究中。”平潭如意幼兒園園長林英說。
平潭實驗幼兒園幼兒在花田里打卡。
勞動研學 體驗泥土味的勞作
來到田間地頭,體驗一場酣暢淋漓的農事,是不少學校開展研學的新選擇。
天氣晴朗,陽光明媚。平潭第二實驗小學組織五年級學生來到萬森朗園研學基地,開啟一場帶著“泥土味”的勞動研學活動。
“坑要挖得像小碗那么深!”“我的花生要蓋多少土呀?”現(xiàn)場,學生們手持小鋤頭,興奮地在泥土中種下一顆顆花生種子。泥漿區(qū)里,學生挽起袖子,自發(fā)組成“輸水聯(lián)盟”,灌溉田里的秧苗。他們的小手沾滿了泥土,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。搓草繩環(huán)節(jié),在教官指導下,學生將兩撮稻草在兩掌之間用力搓,不一會兒,一根粗粗的麻花辮草繩就搓成了。不僅如此,學生們還參觀傳統(tǒng)農具展覽、百草園,學習香囊制作,參加挑擔等農耕特色比賽。
五年(5)班學生曾悠然說,走進田野,在與泥土、秧苗的親密接觸中,收獲了別樣的驚喜。“不僅了解了農耕文化,學習了農人智慧,更加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,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?!?/p>
這是近些年平潭第二實驗小學推行“課堂學習、現(xiàn)場體驗、評價表彰”三段式勞動教育模式的縮影。在校內,學生們在“紅領巾勞動教育實踐園”學習相關學科知識;在校外,學生們穿梭于平潭上樓社區(qū)的蝸牛養(yǎng)殖園和百香果種植園,和家長們一起研究動植物的生長規(guī)律……
“勞動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課本和校園,而是要將手掌貼近大地?!逼教兜诙嶒炐W副校長吳小青說,通過勞動研學活動,落實德智體美勞“五育并舉”育人理念,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,還有助于學校推進勞動教育深入開展。
最熱評論